|
當前肉雞流行疾病的防治一、病因: 1、本病經大量臨床診斷和實驗室檢測確定為溫和型流感與傳支引起的大腸桿菌和支原體的混感。 二、流行特點: 本病的傳染源主要為病死雞和帶毒雞,被污染的飲水、飼料、工具等也是較為嚴重的傳染源。本病以10日齡左右的雞多發生,發病急,發病快,死亡率高,治療困難。 三、臨床癥狀: 發病初期出現紅眼圈、眼流淚、眼角拉長內有氣泡,一般表現為個別雞腫臉、流鼻涕,拉黃、白、綠色稀糞,雞皮膚或肌肉發紅,張嘴呼吸,呼吸困難,呈現憋死狀態。一般夜間死亡較多,發病日齡早,隱蔽性強,開始只是輕微甩頭。典型“跳高”死,怪叫,張嘴,閉眼,伸脖。大部分死雞肚子朝上。發病2—3天后大腸桿菌爆發引起包心包肝或氣囊炎。 四、剖檢變化: 主要堵塞支氣管分叉以后后三分之一,以及二級支氣管和三級支氣管內,甚至肺泡當中也幾乎都是干酪物栓塞。堵塞物也分兩種情況:一種是干酪物是實芯的情況,一種是干酪物是空芯的情況,第二種情況死亡率要明顯高于第一種情況。胰腺邊緣出血,氣囊渾濁,內有黃色干酪樣滲出物,氣管充血、出血,鼻腔內有黃色粘液。 五、臨床診斷: 根據其流行特點、臨床癥狀、剖檢變化、實驗室檢測診斷為溫和型流感與傳支引起的大腸桿菌和支原體的混感。 六、防治措施: 1.預防: ①加強生物安全措施,做好養殖場周圍的消毒工作,可以噴灑無刺激性氣味的消毒劑,這樣既可以起到消毒的作用,又可以起到加濕的作用。 ②制定科學的預防免疫程序,加強對大腸桿菌等常見疾病的藥物預防。 ③搞好日常管理,如適宜的密度、適宜的溫度及濕度的相對穩定,保持良好的通風。 2.治療: 對于本病應早發現早治療,治療越早效果越好,發現病情及早就診,以免耽誤病情錯過最佳治療時機。對于發病早期的雞群,解剖支氣管有粘液沒有達到完全變成干酪樣物,死亡率在千分之三以下的病雞采用的方案一是:金樸。400斤水/瓶)+替米考星預混劑(迅達康)(400斤水/袋),一天兩次,晚上用甘草顆粒(300斤水/袋),一天一次,連用3—4天;在中后期,解剖病變為腸道出血,胰腺出血,腺胃出血,支氣管堵塞呈“火柴桿”樣干酪物等,死亡率在百分之一以上的情況下我們的治療方案是:方案一:易凈(1000羽/瓶),一天一次,連用2—3天,金蓮沙(500斤水/袋)+黑珍珠(500斤水/袋),一天一次,連用三天;方案二:欣控(紅瓶)(1000羽/瓶),一天一次,用一天,金海玉清(400斤水/瓶)+囊桿速治(400斤水/袋),一天兩次,連用三天。這兩個方案均在臨床上經過大量實踐,均取得顯著的效果。 注:在使用欣控(紅瓶)時,前后各5個小時都不能用其它的藥。 七、小結: 主要是因為支氣管與氣囊血管不豐富,絕大多數藥物不能到達支氣管與氣囊,到達該部位的藥物因有效血藥濃度低,藥物僅可抑制氣管、氣囊外的病菌,不能徹底殺滅氣管、氣囊里的病菌,病菌則可長期在氣管、氣囊內生存,一旦條件適宜,它又擴散到機體其他部位而發病。同時支氣管炎引起的死亡多數是由于痰液或干酪物堵塞支氣管造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