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條件
建場的條件要適應貉的生物學特性要求,以使貉在人工飼養條件下正常的生長發育、繁殖和生產毛皮產品。
1.飼料條件:要求來源廣,容易獲得及方便運輸,且質量好,價格低廉。重點要安排好動物性飼料的來源。
2.自然條件:貉場應建在高爽、向陽、通風、干燥、易于排水的地方。水源必須充足清潔,以人可食用水為好。
3.社會環境條件:貉場應選在公路、鐵路、水域等運輸條件比較好的地方,環境要安靜。貉場要與畜牧場和居民區保持500-1000米的距離。貉場應保證夏天陰涼防暑,冬季背風防寒。
建筑與設備
1.棚舍:是遮擋雨雪和防止烈日暴曬的簡易建筑。棚頂可蓋成人字型,一面坡的也可以,用角鋼、木材、竹子、磚石等做成支架,上可覆蓋石棉瓦、油氈紙或苫草等。棚檐高1.5-2米,寬2-4米,長寬可視場地大小或飼養頭數不同靈活掌握。兩棚間距為3-4米,以利操作和光照。
2.籠箱:是指貉的籠舍和產仔箱,其規格式樣較多,原則上以不影響貉的生長發育和正常活動、繁殖,不跑貉為好。
貉的籠舍一般采用鋼筋或角鋼制成骨架,也有用8號鐵線或木方做的,用以固定鐵線網片。籠底用12號鐵線織成,網眼不大于3×3厘米的網片;四周可用14號鐵線織成,網眼不大于2.5×3厘米的網片圍成。種貉籠一般為90×70×70厘米,皮貉籠一般為70×60×50厘米。籠舍稍大些會更好。籠舍行距以1-1.5米、間距以5-10厘米為好。
貉的產仔箱一般是用木板、竹子或磚制成。一般為60×50×45厘米,稍大些會更好。產仔箱出入口處要高出箱底5厘米,出入口直徑20-23厘米。皮用貉最好要提供休息的小木箱,一般為40×40×35厘米
3.圈舍:貉可以圈養。圈舍地面用磚或水泥鋪成,四壁可用磚石砌成,也可用鐵皮或光滑的竹子圍成,高度在1.2-1.5米,做到不跑貉為準。養種貉的圈舍中要備有產仔箱(與籠養的產仔箱相同),安放在圈舍里面,也可放在圈舍外面,要求要高出地面5-10厘米。
圈舍在繁殖期間,一舍可養1對種貉或1只母貉。幼貉可集群圈養,飼養密度為每平方米養1只,每圈最多養10-15只。為保證毛皮質量,必須加蓋防雨、雪的上蓋。否則秋雨連綿或糞尿污染,造成毛絨纏結,嚴重降低毛皮質量。為防止群貉爭食、浪費飼料和污染毛絨,還應采用特制的圓孔、全封閉式的喂食器盛食飼喂。
4.圍墻:為防止跑貉、加強衛生防疫和安全,需在貉場或貉籠四周圍設1.5-1.7米高的圍墻,圍墻可用磚石砌成或用光滑的竹子、木棍或鐵皮圍成。
5.其他建筑與設備:養貉場應備有飼料貯藏、加工間,毛皮初加工室,警衛室,獸醫室,辦公室,休息室和更衣消毒室等。另外每個籠舍上要備有飲水和給食用具。飼料調配加工間要備有秤、絞肉機、粉碎機、蒸煮、洗滌和盛裝飼料的設備。貉場還要備有捕捉、維修、清掃和消毒等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