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狐貍的養殖中,要提高狐貍的養殖效益,就要從飼養成本、設備建設、疾病防治等工作中實施科學的方法,既可以提高效益,又不影響到狐貍的生長,現將這幾項提高養狐效益的措施介紹如下:
1、降低飼養成本
一是要制定合理的飼養標準,按標準配制日糧。不能隨意提高日糧水平。在狐的繁殖期要合理地利用肉、蛋和奶類飼料,而在非繁殖期,要適當用廉價的海雜魚、肉副產品,但決不能忽視狐的營養需要,如在狐冬毛生長期喂給劣質的飼料,會使毛皮質量下降,或造成延期取皮,反而造成更大的經濟損失;
二是減少飼料在采購、運輸、貯存、加工中,數量和質量等方面的損失也可降低飼養成本。飼料貯存不當,造成氧化酸敗,既降低飼養價值,又常囚添加抗氧化劑而使支出增大;
三是避免間接支出。貫徹“預防為主,防重于治”的方針。杜絕惡性傳染病的發生。減少狐死亡,節約醫療費用等,以降低其飼養成本。
2、增加收入
一是在飼養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狐的飼養總頭數的產品數量越多,每頭狐所均攤的直接費用和間接費用越少。當然產品質量好壞對增加收入更有直接影響。孤群質量水平高的養狐場,出售種狐量增加,也相應增加了收入;二是養狐場應飼養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毛皮獸,以便合理利用飼料;三是掌握市場信息,生產市場暢銷毛皮。
3、選址及設備建設
最好是在適合狐生活、繁殖、毛皮成熟的東北地區。場地除選在地勢高燥、通風向陽、排水良好的地點外,更重要的是有良好的水源和電源,距離公路不遠于300米,但要遠離村莊、采礦場或其他養殖場。為了保征狐場有安靜的環境,場周圍要建設圍墻,有條件的大門口要設消毒石灰槽。
從生產角度考慮,必須有籠舍、飼料加工室、技術室、獸醫宣、皮張加工室、干飼料倉庫等?傊,要根據狐場規模大小,考慮房舍結構和建筑面積。
狐宜用籠舍飼養,其籠要放在棚內,一般一個籠舍養一只狐。狐的籠舍山籠和木箱組成。狐籠一般采用鍍鋅鐵絲編織而成,籠底用11號或14號鐵絲,籠眼方格為2x 2厘米。籠的一端連接木箱(即巢窩),木箱長、寬、高為60x50x55厘米,箱籠間放活動隔格板,出人口為20x25厘米,木箱的一側可做成活板,以便隨時取下來清掃里面的臟物,籠內側懸掛一只水桶,供狐飲水用。
小室(產箱)要用木質板材制作,長60~70厘米,寬不小于50厘米,高45~50厘米。有活動的蓋。小室靠近過遭側一邊,要留20x20厘米的小門,以便于清掃和消毒。小室不能用鐵板或水泥板制作。籠舍要利于清掃、抓狐,飼養人員管理方便。
5、飼養管理
飼養
如養100頭種狐(公、母比例為1:3),年末總數可達到400~600頭(銀黑狐、北極狐),全年需要動物性飼料40噸,谷物17噸,蔬菜8噸。因此,養狐場應建設在肉類加工廠或飼料廠附近,以保證飼料供應。狐是肉食性動物,但食性較雜,一些植物性食物也可成為狐的飼料。狐吃的動物性飼料有牛肉,羊肉、禽類、鳥類和鼠類。以及各種動物的新鮮內臟和鮮魚等。植物性飼料主要是各種谷物的蔬菜。如玉米面、大麥渣、豆餅面、高梁面、麩皮等。谷物類飼要按比例混合好后,蒸成窩頭熟喂。其組成比例為玉米面15%,麩皮20%,豆餅面20%,大麥渣27%,骨粉2%,食鹽1%。供給狐的蔬菜有胡蘿卜、白菜、西虹柿、茄子、黃瓜等。
狐的飼料必須以動物性飼料為主,占70%左右。料的喂量要適當,1天喂2次,早晨飼量占日糧的40%,晚上飼量占日糧60%。以成年狐為標準,其日飼料量為500克左右。飼料參考配方為魚類35%,肉類30%,乳類5%,谷類20%,蔬菜10%。每只狐每日還應供給酵母3克。骨粉3克,食鹽2克,魚肝油1-2滴。
管理
狐的籠舍應保持清潔、干燥、經常打掃,定期消毒。每年3―5月和9~11月間為狐的換毛季節,要注意防止糞便污染毛絨,影響毛皮質量。
疾病
狐很少患病,常見病的主要是胃炎,多由食物不新鮮引起。孤患胃炎癥狀為排稀便,嚴重影響食欲。治療此病可投服磺胺類藥物,如用磺胺胍0.3克、鞣酸蛋白1克,1次口服。其次是感染蛔蟲。特別是疥螨蟲。一旦發現狐患此病要及時隔離治療。并加強消毒,以防傳染。